本文转自:天津日报
记者观察
各级职业俱乐部冠名将放开
用意明确 前景难料
本报记者 顾颖
今天是2024年首个工作日,尽管中国足协尚未对外正式公布,但2024赛季,各级职业俱乐部一队及梯队的冠名将被放开,且一线队与梯队可区别冠名的消息,在业内已成为共识,一些俱乐部针对冠名的招商试水也已展开。
中国足协推行职业联赛俱乐部中性名3年,虽与国际接轨,并理论上更适合俱乐部植根属地长远发展,但由于时机研判不好,再加上适逢比较特殊的社会环境,因此俱乐部经营者和广大球迷都不买账。进入2024赛季,中国足协松动相应政策,是对俱乐部拓宽资金来源、解决现实困难的一种妥协。
尽管中国足协的目的、用意都非常明确,可俱乐部经营者却大多持谨慎乐观态度,因为目前经营稳定的俱乐部,大多需要借助股改推动,包括多元化资金支持,也就是说,当地能够参与投入职业联赛俱乐部的资源,已被较充分地开发和利用了。基于此,假如冠名操作无法吸引来新的增量资金,而只停留于既有资金支持的“内部答谢”,对俱乐部运营的帮助将非常有限。
另外早在上世纪90年代职业联赛早期,一支顶级联赛球队的赛季冠名费用,就达到甚至突破了1000万元人民币,后来鼎盛时期曾推高到5000万元到1亿元人民币。随着金元足球时代的结束,再加上3年中性名时期的间隔,以及联赛水平、影响力的全方位下挫,俱乐部冠名的“定价体系”如何建立,更直白地说,如今一支中超球队的冠名,到底在市场上价值几多,也需要重新摸索和探讨,这也是吸纳新资金进场的难点。 本报记者 顾颖